
哈比雪兒:從荒地到三代同堂的笑聲
【30 年的椰子林,與一個返鄉的決定】
2014 年,臺北永慶房屋的年輕房仲耿銘,接到一通家鄉的電話——爺爺心臟病惡化,父親因照顧重擔累到無法站立。他毅然辭職回到彰化北斗,眼前是家族荒廢 30 年的椰子林地。
這片地藏著時代的眼淚,爺爺曾種植上萬棵酒瓶椰子樹,期待銷往中國高爾夫球場,卻因法規禁止帶土出口,夢想隨樹木滯銷而枯萎。如今,藤蔓纏繞的林地成了鄰里眼中的「廢墟」,甚至面臨罰單。從南科趕回來的哥哥殷銘和弟弟耿銘站在雜草叢中,挖土機轟鳴聲下,他們發現移除每棵樹竟要倒貼 800 元。
「那瞬間才懂,問題不能放著爛。」
【貨櫃屋裡的燈光,照亮第一場團聚】
整地耗盡積蓄,但兄弟倆看見了轉機——這片荒地,或許能成為都市人喘息的角落。當時臺灣正流行「快閃式用餐」,他們卻想逆勢而行:「為什麼吃飯不能好好聊天?」
2018 年某個夜晚,空地僅有一條碎石步道和藍色貨櫃。耿銘為朋友策劃求婚:女友被神秘的帶到漆黑林地,浪漫的音樂突然響起,燈串沿著步伐緩緩亮起,這一瞬間,她哭著點頭。
這場沒有招牌的「秘密活動」,成了哈比雪兒的誕生儀式。


【從雨天火鍋到抓周革命】
開業後挑戰接踵而來。戶外餐廳遇大雨,客人捧著火鍋碗狼狽躲雨,酸言「啊是嘸要處理嘸?」
疫情爆發時,收入歸零,團隊蹲在貨櫃前發想冷凍調理包。但轉機藏在客人的一句話裡:「你們場地這麼大,能辦抓週嗎?」
原來,疫情讓許多嬰兒出生後只見父母,阿公阿嬤只能隔著螢幕看孫。哈比雪兒抓週活動意外成了「家族解封儀式」——當寶寶抓起聽診器或算盤,三代人又哭又笑地擠在鏡頭前,彷彿補回失去的擁抱。
【我們不賣餐點,賣的是重逢的溫度】
如今,哈比雪兒已蛻變成「記憶設計工坊」。
- 凌晨三點的露營區,爸爸們圍著營火聊當兵往事,孩子第一次看見父親年少模樣。
- 性別派對上,懷孕媳婦被夫家姑姑摟著說「以後這囡仔我來顧」。
- 東勢新基地,他們正將經驗複製給瀕臨倒閉的農場,誓言「不讓任何土地孤單老去」。


【荒地上的答案】
「很多人問,哈比雪兒到底是餐廳、露營區還是活動公司?」創辦人望著抓週活動後留下的全家福,照片裡白髮長輩緊抱孫子,背景是當年被嫌棄的椰子樹殘根做成的藝術牆。
「我們只是把『家』種回土地上——
這裡沒有高級料理,但有阿嬤餵孫吃布丁的叨唸;
沒有豪華設施,卻能讓結婚十年的夫妻,
在星空下找回戀愛時那句不敢說的『謝謝你』。」
我們相信,幸福不是擁有或享受多豪華的設備
而是人與人之間那共同美好的回憶
場域介紹
把『家』種回土地上。
我們相信,幸福來自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連結。





